塑料袋用量骤减对环境有何影响-热门资讯
实施“限塑令”之后,塑料袋用量骤减,即说明经济并不宽裕的普通大众只有牺牲自己的方便,找来多年不用的竹篮、布袋或其他包装物到购物场所购买、提回自己每天都需要的生活用品。一项禁令如果只是让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来承担几乎全部责任,而看不到商家、政府在其中承担多少责任,显然有失公允。
很多超市的塑料袋用量在实施“限塑令”后骤减。沃尔玛超市公司事务部工作人员说:“‘限塑令’实施后,雨花亭店每天的塑料袋用量比以前减少了8成。‘限塑令’实施之前,雨花亭店每天都要消耗1.6万个免费塑料袋,周末最多的时候达每天2万个;而6月1日售出6358个塑料袋,2日仅售出3056个。”步步高超市对长沙东塘店、红星店以及湘潭、娄底等10家门店调查发现,6月1日以来,每天的塑料袋用量相比之前下降了20%。
先说“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袋用量骤减之喜。100多年前,奥地利人舒施尼发明塑料,一度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此后出现的塑料袋让人们购物不需要自带工具,免除了携带之累,而且由于成本低廉,可以分名别类把东西装入不同的袋子,合符现代人的卫生习惯,被商家作为一种普遍采用的促销手段,免费提供顾客使用,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但是,由于塑料的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破坏,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填埋200年以上才可能被降解;塑料袋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破坏土壤环境;而焚烧塑料袋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危害环境和健康。让人后怕的是,全世界每年使用的各种塑料袋回收率只有1%左右,因此,塑料袋成了“白色污染”的祸首,塑料的发明也让人称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采取“限塑”这项重大环保举措,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直至最终不再使用塑料购物袋,遏制“白色污染”。实施“限塑令”之后,塑料袋用量骤减,铁的事实验证了“限塑令”的效果,在大力倡导建设“两型社会”的今天,无论如何值得人们高兴。
再说“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袋用量骤减之忧。“限塑令”的中心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购物场所一律不准提供免费塑料袋,免费或变相无偿提供的商家最高罚款可达一万元人民币;第二,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长期以来,普通百姓购物已经习惯于向商家索取免费(当然有可能是变相的免费)塑料袋,商家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也成了一种商业惯例。“限塑令”实施后,依然想方便购物的人们在禁令之下将要支付额外的包装物费用,商家即使出于促销目的也不敢采取免费提供塑料袋这种手段。对一个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国家,民生其实依然多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依然需要精打细算,购买包装物这部分支出显然会影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在5月13日《中国环境报》撰写的《免费塑料袋为啥成了“香饽饽”》一文,曾提出这样的质疑:“限塑之后的替代品是什么?老百姓今后去超市去菜场,用什么来包装食物?这种替代品能否在便利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会不会加重老百姓的经济负担?推广替代品,政府、商家、消费者,究竟谁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问题不解决好,‘限塑令’就是再好,推行起来恐怕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今天,在“限塑令”实施之后,塑料袋用量虽然骤减,但相关人士依然忧心忡忡。